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恐龙原来不能吐舌头
2019-09-24
在文学影视作品和复原图中,恐龙经常被描绘成凶狠的猛兽,血红色的舌头裹挟着凄厉的呼啸声,向可怜的猎物伸去。但是,最新的研究却揭示出这个“经典画面”中所隐含的错误:恐龙并不像蜥蜴那样能随意地将舌头伸出口腔。相反,它们的舌头很可能像短吻鳄那样固定在口腔底部,短而平扁,不能伸出口腔。
这一新发现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周忠和团队和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者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该研究除挑战了传统恐龙舌头复原,还提出了新观点:由于鸟类飞行而获得的新的取食生态促进了舌骨的分化和活动性。
该项工作比较了恐龙、翼龙、短吻鳄和现代鸟类的舌骨及相关肌肉,以及这些性状在不同谱系中的演化趋势。
本项研究的对比标本包括了大量现代标本的舌骨,分别来自3个短吻鳄以及13种现代鸟类(鹬鸵、鸸鹋、鸭子和鹌鹑),以及11个化石种类的舌骨。这些化石主要来自中国的热河生物群,包括小型的似鸟恐龙、翼龙甚至暴龙。由于舌骨在化石中的保存较为罕见,这些完好的舌骨标本显得尤为珍贵。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恐龙的舌骨和短吻鳄类似,短小而简单,无法支持舌头的自由活动。舌骨的形状在翼龙、似鸟恐龙甚至在鸟类自身中具有多样性。此外,这些类群的舌骨灵活性提高很可能与飞行有关,因为飞行大大扩展了它们的取食生境。
研究还发现,鸟类的舌骨和舌器有着多种多样惊人的适应性特征,很多情况与取食方式有关,可谓鸟类的取食“神器”。例如,如果不能用手来处理食物,这时舌头就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处理食物的辅助工具。恐龙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复杂、灵巧的骨质舌器。伴随着现代鸟类生境的分异,舌骨进一步高度分化,显示出多种和取食相关的适应性特征